9 月 23 日,秋分節(jié)氣如約而至,恰逢中國農民豐收節(jié),有著 “中國最美鄉(xiāng)村” 美譽的江西婺源篁嶺古村,正以一幅五彩斑斕的 “曬秋” 畫卷,鋪開秋日的好 “豐” 景。
“曬秋” 是農耕文明中 “秋收冬藏” 的生動注腳 —— 豐收時節(jié),村民們將新收的農作物鋪在曬架上晾曬,既能延長儲存時間,也無意間造就了獨特的農俗景觀。而篁嶺 “地無三尺平” 的特殊地形,讓依山而建的徽派民居在山崖間錯落排布,白墻黛瓦的古樸建筑與房前屋后曬架上紅的辣椒、黃的玉米、橙的南瓜等五彩作物相互映襯,成為獨屬于這里的秋日印記。

豐收節(jié)當天的篁嶺更是熱鬧非凡。一場別開生面的 “豐收巡游” 率先拉開序幕:村民們肩抬裝滿五谷雜糧的竹匾緩步前行,沉甸甸的糧袋壓彎了獨輪車的車把,重現(xiàn)著舊時運糧的場景;開墾隊、收割隊、挑糧隊的村民們手持鋤頭、鐮刀等傳統(tǒng)農具列隊走過,仿佛將春耕夏耘的勞作時光娓娓道來。
巡游落幕,祠堂廣場上的豐收大聯(lián)歡即刻接檔?!稇c豐年》歌舞率先登場,曬秋姑娘與小伙們踏著歡快節(jié)拍起舞,裙擺飛揚間滿是豐收的喜悅;隨后上演的《非遺儺舞祈豐收》更顯厚重 —— 舞者頭戴古老儺面,舉手投足間承載著祖輩對風調雨順、五谷豐登的虔誠期盼,讓在場游客深切感受到傳統(tǒng)文化的魅力。
古村內擺放的傳統(tǒng)打谷機前,更是圍滿了好奇的游客。在當地老農的手把手指導下,大家輪番上陣體驗脫粒操作,真切體會 “粒粒皆辛苦” 的深意。“現(xiàn)在雖然有各種先進農具,但這老打谷機一搖,才懂先民的農耕智慧多了不起!” 來自北京的游客王嘉擦著額頭的汗笑道,直言這是實打實的 “體力活”,“篁嶺的豐收熱鬧勁兒,比網上的照片鮮活太多了!”
未經書面許可,嚴禁將本網內容作為AI訓練資源。










您當前的位置 :


.png)

.png)

.png)

.png)

.png)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