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鐵花與煙花在夜空中共舞,當非遺展演與無人機大秀交織出古韻今風,入選《非遺與旅游融合發(fā)展藍皮書 2025》優(yōu)秀案例的江西上饒婺女洲度假區(qū),在這個雙節(jié)假期再次憑借非遺魅力火熱 “出圈”。
10 月 1 日至 7 日,“婺女洲第二屆鐵花節(jié)” 系列文化體驗活動精彩上演。度假區(qū)將千年非遺技藝與沉浸式旅游體驗深度綁定,為國慶、中秋假期打造出一場 “超有戲、超有趣、超有料” 的文旅盛宴,讓游客在游玩中觸摸非遺的溫度,沉浸式感受傳統(tǒng)文化的獨特魅力。
白晝非遺大觀園:步步皆景,處處藏巧
步入婺女洲徽市街,宛如踏入一座鮮活的非遺 “大觀園”,游客邊走邊看邊玩,沉浸式體驗感拉滿。
皮影戲幕布后,老藝人指尖翻飛,千年故事在光影間緩緩流淌;川劇變臉演員轉身瞬間,面譜急速切換,引得觀眾連連拍案叫絕;徽劇的婉轉唱腔、儺舞的神秘舞姿、雜耍特技的驚險動作,輪番上演,讓人目不暇接。
身著古裝的 NPC(非玩家角色)穿梭其間,與游客親切互動,搭建起沉浸式劇情場景,讓徽州古韻與現(xiàn)代藝術的創(chuàng)意融合變得可感可觸。
街道兩旁的店鋪更是各有巧思,甲路紙傘店便是其中的亮點。店內,桐油浸潤的竹條、繪滿精美圖案的傘面相映成趣,筆墨與色彩在油紙間交織出江南韻味。國家級非遺項目甲路紙傘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戴根盛,一邊專注地制作紙傘,一邊向游客講述這項技藝的前世今生。
“甲路紙傘以竹為骨、以紙為面,全程不用一顆金屬配件,卻能在雨淋水浸中保持抗風耐用,這背后藏著古人的高超智慧與精湛工藝?!?戴根盛介紹,這項技藝因源自婺源縣甲路鎮(zhèn)而得名,傘面皮紙吸墨性強,可題詩作畫,兼具實用與美學價值。如今,甲路紙傘不僅是景區(qū)的暢銷品,更遠銷 20 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,將江南煙雨的匠心之美帶向世界。
甲路紙傘的傳承與創(chuàng)新,是婺女洲眾多非遺項目的縮影。在度假區(qū)的非遺工坊區(qū)內,歙硯雕刻的細膩、婺源木雕的精巧,都通過現(xiàn)場展示與細致講解,讓游客深入讀懂這些民間技藝中蘊含的匠心。

夜幕流光夜宴:鐵花為筆,科技為墨
當暮色籠罩婺女洲,千年非遺絕技 “打鐵花” 準時上演,為度假區(qū)開啟流光溢彩的夜篇章。
音樂廣場上,匠人將 1600℃的滾燙鐵水奮力拋向空中,再用工具猛力擊打。瞬間,熾熱的鐵水騰空而起,化作漫天星雨灑落。打棚花的規(guī)整、打墻花的壯闊、銅梁鋼花的絢爛,不同流派的鐵花技藝輪番登場,漫天金火如星河傾瀉,在夜空中勾勒出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畫面。
抱玉塔前,現(xiàn)代科技與傳統(tǒng)文化上演了一場完美對話。數(shù)百架無人機以夜空為幕布,不斷變幻出徽州建筑、婺女傳說等特色圖案;絢爛的煙花在旁綻放,水上火壺絕技同步展演,視覺與聽覺的雙重沖擊,為觀眾帶來一場極致的感官盛宴。
夜色漸深,乘一葉搖櫓船漫游水鄉(xiāng),更有別樣韻味。船槳輕搖,水波蕩漾,兩岸徽派建筑在燈光映照下愈發(fā)典雅。游客置身其中,仿佛墜入 “滿船清夢壓星河” 的詩意場景,真切感受非遺與自然景觀的和諧交融。
文旅融合新路徑:補短板,煥生機
“日 + 夜” 無縫銜接的體驗模式,讓婺女洲實現(xiàn)了非遺的全方位展示。白天的非遺展演、沉浸互動,與夜晚的鐵花、煙花、夜間演藝相互呼應,讓游客從早到晚都能深度沉浸在 “非遺 + 旅游” 的獨特魅力中。
“一天之內領略這么多千年傳承的智慧,特別自豪?,F(xiàn)在的非遺早已不是陳舊的符號,而是品質的象征,越非遺,越時尚?!?來自上海的游客陳檸溪感慨道。
婺女洲度假區(qū)副總經(jīng)理李艷東表示:“對文化的深度挖掘與活化利用,為景區(qū)注入了強勁生命力。在這里,非遺不再是博物館里的展品,而是可感、可觸、可體驗的活態(tài)文化,不僅延長了游客的停留時間,更為傳統(tǒng)文化在當代的傳承發(fā)展提供了新思路?!?/p>
據(jù)悉,婺女洲所在地婺源有 “中國最美鄉(xiāng)村” 之稱,春天的油菜花、秋天的曬秋是其經(jīng)典旅游名片,但夏季因天氣炎熱,旅游市場相對冷清,成為當?shù)芈糜蔚?“短板”。而婺女洲通過非遺與文旅的融合創(chuàng)新,恰好填補了這一空白,也為婺源旅游開辟了 “出圈” 新路徑。
未經(jīng)書面許可,嚴禁將本網(wǎng)內容作為AI訓練資源。










您當前的位置 :


.png)

.png)

.png)

.png)

.png)







